艋舺龍山寺

 地理區域:臺北市,萬華區 廣州街211號

【語音介紹】


【簡介】

艋舺又稱文甲、蟒甲,舊屬大加蚋堡,位於淡水河東岸。清領末期與臺北城、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。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(1697)郁永河的《裨海記遊》。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(晉江、惠安、南安)與同安移民所組成的聚落。其開發之始為清康熙48 年(1709)陳賴章墾照招募漳泉移民開墾臺北盆地時,艋舺作為臺北盆地重要的河港,平埔族人以蕃薯和漢人移民交易形成的蕃薯市街,為艋舺市區的發端。 自清乾隆到嘉慶年間,艋舺逐漸取代竹塹、新莊,發展成臺灣北部經濟中心,擁有規模最大的市街。同時期臺北地區的聚落,大多以一至兩條市街為商業主軸,成帶狀發展,如八芝蘭、大龍峒。艋舺卻發展出六條商業主軸,街市縱橫交錯,形成面狀的核心區域。 艋舺舊市街的發展與寺廟的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,雖兩者發展不見得一致,但大體上依照舊街名的先後順序,也能跟周遭廟宇形成連結。 因寺廟與郊行及地方發展密不可分,因此在爆發重大事件時,廟宇也成為主要舞台。清領時期的臺灣移民間,常因劃分勢力範圍而陷入緊張關係,閩客之爭、漳泉之爭乃至異姓之間,常常有所衝突,甚至演變成械鬥事件。清咸豐3 年(1853),艋舺爆發「頂下郊拼」。以林佑藻為首的同安人,對於黃龍安領軍的三邑人長期佔據艋舺碼頭經營權,並抽取價稅不滿,為了爭奪商業利益械鬥,最終三邑人攻入同安人的據點,使其敗走大稻埕,影響了清領時期臺北的聚落格局。

 

【同縣市更多環景】

台灣總督府交通局...

臺北賓館

臺北機廠

臺灣民主紀念園區


【我要留言】